欢迎访问青岛市总工会

当前访问量:

用零失误创造世界奇迹的“深海钳工”
管延安,男,1977年06月生人,中共党员,现任中交一航局二公司总技师。
 
大国工匠、中国“深海钳工”第一人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、全国技术能手、全国职业道德建设标兵、全国最美职工……一项项沉甸甸的荣誉,讲述着这位从港珠澳大桥走出来的“大国工匠”的动人故事。
不甘平庸  从学徒到首席钳工
管延安出生在农村,初中毕业后到青岛当学徒,开始接触钳工行业。学徒期间,他要求自己“干一行,爱一行,钻一行”,勤学苦练、及时请教,或者翻书查找资料,慢慢地练就了一身过硬本领。
2013年,管延安受命前往珠海牛头岛,带领钳工团队参与建设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。长达5.6公里的外海沉管隧道,要在最深40米海底实现厘米级精准对接,在业内人士看来,难度系数丝毫不亚于“神舟九号”与“天宫一号”对接。
管延安和他的团队,主要负责沉管舾装和管内压载水系统等。虽然此前已参与国内最大集装箱中转港——前湾港等大型工程建设,有着丰富经验,但管延安还是从零开始,虚心学习,不断积累经验,最终成长为首席钳工。
追求卓越  毫米之间见“匠心”
管延安的一项工作,是负责安装沉管阀门螺丝。在陆地作业,只需要拧紧螺丝,但要在深海中完成两节沉管精准对接,确保沉管不渗水、不漏水,沉管接缝处间隙就必须小于1毫米。
1毫米的间隙,根本无法用肉眼判断。管延安硬是通过一次次的拆卸,凭着“手感”,创下了零缝隙的奇迹,并且练就了一项绝技:左右手拧螺丝均能实现误差不超过1毫米。
他甚至练就了“听感”,通过敲击螺丝,通过金属碰撞发出的声音,判断装配是否合乎标准,中国“深海钳工”第一人的名号,从此落在了管延安的头上。
他说,自己并非生来就是技术超群的钳工,能够有目前水平,靠的是不断追求卓越的信念,哪怕多下点“笨功夫”,也要确保质量过关。
精益求精  60多万颗螺丝零失误
参建港珠澳大桥的5年里,管延安和工友先后完成了33节巨型沉管和6000吨最终接头的舾装任务,做到了60多万颗螺丝零失误,为世界首条“滴水不漏”的外海沉管隧道建设,创造了中国工匠独有的技艺技法。
在工作中,他较真、执着,在每一件设备、每一颗螺丝安装后,管延安都要反复检查。以蝶阀安装为例,安装前检查蝶阀和各个零部件三遍。安装后,再检查三遍,最后还要调试检验。他常挂在嘴边的话是“再检查一遍”,强调最多的是“反复检查”。
在工作中,管延安养成了一个习惯:给每台修过的机器、每个修过的零件做记录,详细记录在施工日志本上,不但有文字,还有自创的“图解”。在港珠澳大桥建设期间,他同样制作了“图解档案”,其中几本,被收录进港珠澳大桥沉管预制博物馆。
早在2015年五一前夕,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纪录片《大国工匠》之《深海钳工》,就专题介绍了管延安先进事迹。自从节目播出后,他就被同事们称为“大国工匠”。
不忘初心  带领团队开展技术创新
作为“大国工匠管延安创新工作室”带头人,管延安带领工作室成员,不断进行技术创新,提升业务技能,并把成果应用于“为国建桥”实践中。工作室创新方向锁定在船机修造和跨海通道两个领域,先后被山东省、天津市和中交集团命名。
目前,工作室已取得专利19项,团队年轻成员全部成长为跨海通道和船机修造骨干,其中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,1人获“山东省职工创新能手”称号,1人获“青岛工匠”称号。
管延安说自己是幸运的,能够继续投身到大连湾海底隧道建设中,特别是作为公司监造组成员能够参与“老战友”——“津平1”“津安2”“津安3”三艘港珠澳功勋船舶的适应性改造,并继续并肩战斗。
作为公司总技师,管延安仍然忙碌在生产一线。二十多年的钳工生涯,他已把这当成了事业,并乐此不疲。“宝剑锋自磨砺出”,他认为只有扎根于一线,不断精益求精,技艺才能臻于至善。
港珠澳大桥通车时,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包括他在内的建设者时说:“希望你们重整行装再出发,继续攀登新的高峰。”他把总书记的殷切希望,化为了自己不断进取的动力。“作为一名党员,决不能在荣誉面前止步不前,我将不忘初心,砥砺前行。作为一航建设者,我随时听从派遣,到祖国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去,坚守并传承工匠精神,把新时代产业工人的名片擦亮。”管延安说。
来源:未知 编辑:超级管理员 时间:2021-04-12

上一篇:黄克兴:逆境之下让青啤逆流而上的掌舵人

下一篇:郭锐事迹材料